照明标准与灯光设计

前几年,灯光设计在大陆还不风行的时候,开始由一些厂家根据“建筑灯光设计标准”提出了一些照明概念,概念主要内容无非就是照度,色温,显色性,光源寿命等等,其中让建筑设计行业最尊敬的就是照度,色温,显色性。第当一个供应商向建筑师、室内设计师提出照度标准的时候,建筑师与室内设计师兴奋了,他们终于找到专业的照明设计单位。
 
直至今日,太多的建筑师都会以照明标准的提出,断定灯光设计师的专业水平。到目前为止,不知有多少室内设计师和我争论照度标准的重要,最后他们也承认灯光设计是一个艺术设计,不能有标准可言,官方文献提出的标准只不够是参考,但是每次在我们出设计方案的时候,总要我们有些照度曲线,或是其它的技术数据性的东西出现,以让甲方觉得是专业的。
我也曾是被数据迷惑的人,生产厂商的产品目录上总是要附上照度标准的表格,(插图)客厅300LX,卧室50LX,商场500LX,大堂500LX,精加工的生产线1500LX等等,并且建议不同空间采用何种色温达到舒适度。当时这些数据也成为照明行业的领军企业的标志之一,因为不太多的生产厂商才知道这些数据,大部生产商只知道据国外厂家的灯具外型来造灯。这些表格摘自一些国内外的技术文献上,那时让我感到奇怪的是为什么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照明标准要比我们国家高些。当年我又在广州的商场的照明作了调查,发现每个大型商场的照度都也超过了文献提出的标准。
就是这些文献的建议标准让生产厂商如获至宝,让设计师们如遇甘泉。
大堂500LX,通道150LX,电梯50LX等等,由于这些数据是官方文献提出的,于是灯具生产厂商不停的研究自已生产的灯具能让一个空间达到多少LX的照度,因为LX这样的术语的出现,让人们觉得是专业的,于是,这些数据成为灯具生产商的销售技巧。这些标准的散播,就同他们的灯具通过渠道营销一样,散布到了每一个工地,并影响着建筑师们。
 
有人说建筑灯光设计源于舞台灯光设计,对于舞台灯光,在这二十年的时间里,变化之大,让人们真正感到照明科技的进步。从早年的效果灯,到电脑灯,到现在常用的LED等等。
如果灯光设计是艺术设计的一种的话,我们难道可以用标准去定论么?
艺术无界。那么这些标准束约了灯光设计。
舞台灯光的是一种纯粹艺术表现的照明科技,但建筑照明中确常要结合照明功能,需要满足不同建筑空间中的不同工作的照明度。
一个建筑空间一定是要先满足基本的照明需要,但也要表达出空间的特殊情感氛围,这其实并不矛盾。工艺设计本身就是要先考虑使用功能,然后才是美学。所以得出结论:建筑灯光设计不仅要能满足使用功能,达到舒适度,并且利用光的特性创造一些特别的氛围。那么这种工艺设计同一切工艺设计一样了。
  • slidebg1
  • slidebg1
  • slidebg1
  • slidebg1
  • slidebg1
  • slidebg1
  • slidebg1